有一個故事:一位士大夫在京師買得一妾,這個女子自稱曾是蔡太師府上的廚人。一天士大夫命她做包子,她卻說不會。士大夫認為她是在故意推辭,反詰道:“你曾自稱為太師府內的廚人,為何今日連包子都不會做?妾回答說:“妾本為太師府廚中專管切蔥絲之人。
工廠打工做流水線的就是這樣,干了幾年掙錢不,又青春荒廢沒有學到一技之長,過了35歲就被工廠當作甘蔗渣子一樣吐到垃圾桶里。
公司不是長久不衰的,面臨效益下滑,你就要直面裁員了,年輕點還好,年紀大了,僅憑工廠學到的技術,再找一個匹配的工作很難,因為效益下滑往往是行業內的整體形勢,大家都在裁員,你去哪?換行業?有相關技術和從業經驗嗎?更不要提職業帶來的勁椎、腰椎、肩周、視力、聽力方面的影響。
十年前像富士康這樣的“大廠”還是個很受追捧的地方。如果想進入富士康工作,首先要在身高體重等身體素質上符合硬性指標,年齡也要符合限制,一切達標之后,男員工要上交1300元入場費,女員工則要上交1200元,繳費完成之后才能成功入職,而那時富士康一個普通員工月薪僅僅只有470元。而現在,富士康這樣的流水線工廠,卻遭遇了招工難。
老一輩在工廠的人,大多是當時連生存都成問題,可能不僅自己生存有問題,家里還有生病的或者外債的等著你救濟,而工廠普遍包吃包住,還給你錢。當時的他們因為農村出身條件不好,可能也沒機會讀書,又沒有別的技能,工廠就是他們*好的選擇,不是他們不上進,而且上進的成本他們真的出不起。
不愿意但不代表不去,很多農村初中讀完就出去的年輕人,大多去了廣州一帶的電子廠,整體活得想一部機器。
賺錢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賺錢是反人性的,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不賺錢的原因。因為大部分人靠感覺活著。想睡覺,就睡覺。想偷懶,就偷懶。想玩游戲就玩游戲,想看電視劇就看電視劇。
*為致命的是,她們會帶著讀書時候的毛病,不求上進,能混一天算一天,總想著吃好玩好,但卻不求改變,所以很多人就變了一個個外表光鮮亮麗,但是卻毫無靈魂,只能在流水線消耗青春,但也有少數人,奮發圖強,一躍成龍??墒墙K究只是少數。
為什么年輕人不喜歡進工廠了?因為年輕人有了其他的出路,也可以得到相應的收入。今天自由擇業可以,讀書提高自己可以,做生意可以,直播也可以。那他為什么還要進工廠當個機器,把自己當牲口用?
如果在合適的時機,給你一次進工廠的機會,對于大部分人來說還是挺好的選擇。有可觀的薪水,消費又低,還有很多免費的娛樂設施,房貸車貸壓力幾乎為零,如果你是一個有想法的年輕人,那你的晉升之路也會走得更順暢。